首页 平面设计正文

用实例帮助你掌握设计师常用的设计模型

魁元网络 平面设计 2020-11-20 17:49:09 4603 0 | 文章出自:素写设计

设计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思维太肤浅,思维不系统,设计无法说服他人。针对这种情况,希望能帮助您从设计模型的角度拓展设计思路,使设计方案合理。本文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说明如何运用设计模型辅助设计,希望能帮助你成长为一个能够深入解决问题的思考型设计大师。

一、通用设计模型

在实际工程过程中,不仅有系统的设计方法指导整个设计过程,而且有针对具体设计方案的指导性设计模型。因此,根据使用场景,可以将设计模型分为两类:流程框架型和设计策略型。过程框架设计方法论为设计者的整个设计过程提供了清晰的步骤和框架,使设计过程更加系统化;而基于设计策略的方法论使设计者的设计方案合理、令人信服,设计者往往利用基于设计策略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的设计方案更具说服力的建议输出。

u=3630888002,1173734571&fm=26&gp=0.jpg 用实例帮助你掌握设计师常用的设计模型 第1张

二、常用的流程框架主要包括

设计思维

googledesignsprint的设计方法

双钻模型和gucdr模型

这些设计方法存在的意义在于“协助”设计师进行设计。由于设计的细分领域很多,各个领域的大师们提出的设计方法也很多,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这些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些常见的设计方法与大家分享。

每个设计阶段都有相应的设计模型。许多设计模型在使用时需要慢慢探索。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如何利用Fogg行为模型和心理账户模型辅助设计。

Fogg行为模型

Fogg模型描述了如何使行为发生,这表明一个转换行为的完成需要三个要素

动机

成本/能力

触发

我们来看看如何结合直播项目使用Fogg行为模型。

示例:如何引导用户在直播室送礼?

背景:2019年,移动直播行业付费用户规模约1240万户,行业付费率仅为3.58%。

分析:新用户没有给予奖励的习惯,不愿意花钱,而且奖励主播的运营成本很高。

设计目标:提高用户的礼品奖励率。

从模型可以看出,我们需要做的是:

促进奖励的动机

提高用户能力,降低使用难度

提供正确的触发点

如何提高奖励动机?

Fogg行为模型中提到了三个主要的动机

愉快

希望

受理

那么如何在直播中提高用户的积极性呢?

降低成本认知,鼓励用户奖励。

报酬行为去货币化

如何提高用户能力,降低奖励难度?

动机并不意味着他们会采取行动。要让用户完成奖励,就必须有能力去做;由于动机的不稳定性,必须降低做这件事的成本,这样用户的能力才会更强。

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用户的能力和降低使用的难度

训练用户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直到他们能够完成目标行为;

结合直播,让我们看看如何提高用户的能力,降低奖励难度。


用实例帮助你掌握设计师常用的设计模型 第2张


培养用户奖励习惯,逐步提升引导,完成奖励目标。

三、如何恰当地提供触发点

动机和能力的增加只会增加用户行为的可能性。用户的行为是否真的会发生取决于是否提供了适当的触发点。

对于不同的人群,触发点的设计也不同。结合直播,让我们看看如何适当地提供触发点。

对于那些积极性高、能力弱的人,他们需要一个向导来帮助他们完成奖励;

对于动机和能力很强的人,他们只需要一个触发器入口,就可以满足更高级的需求;

对于低激励、低能力的人,需要更多的激励来引导用户进行奖励;

对于低积极性和高能力的人,需要更多的激励来激励他们去做某事。

对于低激励、低能力人群,提供低门槛奖励和有效激励,刺激用户消费。

心理账户模型

心理会计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泰勒在1980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心理账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决策时往往会违反一些简单的经济运行规律,从而产生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心理账户有三个特点

不同的收入来源之间没有替代品(也就是说,你努力挣的钱更有价值);

不同的消费项目之间没有替代性(情感账户使产品更具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如钻石);

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数额的收入。

刺激用户消费,要把握两个方向:

正面激励:让用户的心理账户觉得消费很划算;

反向激励:使用户的心理帐户感到某些行为会使其帐户丢失。

我们来看看如何结合直播项目使用用户的心理账户模型。

示例:如何引导用户在直播室送礼?

合理使用免费心理账户,培养用户奖励的习惯。

用户将无法欣赏其帐户中的免费礼品,因此他们将无法对新帐户给予适当的奖励。

为用户创建心理账户,降低用户对成本的感知。

奖励系统去货币化,1元=10V钻石,使奖励账户不直接与钱挂钩,降低了用户对奖励成本的感知,从而提高了支付率。

四、后记

凡事都有两面性。当设计思维遇到瓶颈时,这些设计模式对我们增加思维深度、拓展思维非常有帮助;但是,设计模式会限制设计的感性和创造性部分,因此设计师应随时提高警惕。


收藏(0)
设计师设计思维设计思路
版权声明

1、本网站非盈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我们将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原文明确注明“禁止转载”我们一定不会转载。

2、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为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任何透过本网站网页而链接及得到资讯、产品服务,本网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4、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请在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著作权,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本站内容为传递信息使用,仅供参考,不构成营销建议。

6、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谢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460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网站建设_网站优化就上魁元网络

https://www.kuaichez.com/

| 粤ICP备2023017355号—2

Powered By 深圳姬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看更多资讯

欢迎您光临魁元网络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