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面设计正文

聊聊平面设计行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魁元网络 平面设计 2020-11-14 18:49:19 2955 0 | 文章出自:yoyo

编者按:设计师都应该关心的话题!从当年那个会PS会画图就可以干设计的年代到现在设计师是实实在在帮客户解决问题的人,相信同学们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设计师该如何除旧迎新,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比较合适,都非常值得思考,来聊聊吧。

u=1644531554,2146228828&fm=15&gp=0.jpg 聊聊平面设计行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1张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4A广告公司经营惨淡,CI时代与广告时代开始没落,传统的平面设计开始涉足新兴行业,尝试着跨界带来的新机遇。

这是一个所有平面设计师都应该关心的话题,也是我个人与灵鹿设计创业团队的一些经验分享,意在抛砖引玉,大家多多交流。

平面设计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含义,学院的学生、职业设计师、设计公司老板、甲方、以及新创业者。但是我基本把这些概括成三个角度也可以说三个阶段。

学院教学——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

当下商业应用——CI时代与广告时代

未来——体验与跨界

以下我将对这三点一一阐述,重点放在第三点对未来平面设计发展的思考。

一、学院教学中的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

在我上学的时候我们专业还叫装潢设计,够老气的。我一度认为这是装修房子的专业,后来发现装潢是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我们学习三大构成,我 们学习字体设计、图形设计、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版式设计、广告设计等等…所有的课程都在锻炼我们点线面的基本功与表达能力。我们毕业了,我们学会了怎么 把图形色彩和文字摆好看了,学会了怎样让视觉传达得更准确更有“内涵”。仅此而已。

二、当下商业应用中占主导的——CI设计与广告创意

对于商业应用而言纯粹的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只是工具,在商业社会中他不能自成体系,必须依靠一个产业作为介质,才能长期的产生价值。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第一批创业的平面设计公司来看,他们大多选择了品牌作为设计的立足点。品牌包装的对象可以是产品可以是一套建筑一个公司也可以 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于一种文化或宗教。品牌设计的工作是品牌内涵的建立与视觉的呈现,品牌传播介质的选择与创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I。

具体来说就是做:市场调研、品牌诊断、品牌命名、品牌定位、品牌理念、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当然还有广告传播,不过在当下行业中广告传播多数是在广告 公司中完成的。这也导致很多设计师一直对“设计公司”与“广告公司”之间的差别是什么而头疼。作为行业做来看,他们业务重叠,只是侧重点不一样,设计公司 侧重前端的定义与设计,他们也考虑甚至涉足广告传播。广告公司侧重后端的广告传播,他们也考虑前端的定位与设计,当然也必须考虑。

这个时代具有鲜明代表性的公司是“朗涛为代表的品牌设计”与“奥美为代表的广告公司”。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朗涛的品牌简单之道,奥美的360度等等,各自说着各自的理论,各赚各的钱,何等逍遥,当他们传到中国时,中国公司纷纷效仿…

三、未来——体验与跨界

去年春节假期中,我打开硬盘中一个名为“奥美提案”的文件夹。里面大多是九几年的提案,我仔细翻看后,发现我们当下所有的传播理论与当年的理论基本 没有本质的变化,或者说没有改变,一套360度传播理论被大家演绎成361度或者720度,这些都只是说辞罢了,核心的传播理论是一样的。

曾经基于传统的四大传播媒体,基于传统经济的传播理论,在当下社会化媒体时代,在当下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开始结合与创新的时代,传播理论的根基和 立足点已经发生变化的今天,我们是否该从新开始看待广告的传播。更简单直接的我们便能从接二连三的国际4A公司裁员与关门中看出一些端倪。

再看品牌设计,几年前我看到一个靳埭强的视频。他讲述了他眼中平面设计行业的变化。在他们年轻时他们只用设计一个标志,客户就愿意给很多钱。而现在 一个标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了,客户需要的是视觉对商业的驱动,于是客户希望你能从他生意入手,从品牌从行销中去设计,于是很多设计公司纷纷改名为 品牌设计事务所。


聊聊平面设计行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2张


再看近几年很多客户不再做整套的VI,客户不再是十年以前那些传统大企业,那些陈旧的国企,他们变得实效,需要什么做什么,不象以前传统公司财大气 粗,来一整套的VI,做完就锁柜子里,从来也没用过,当有领导来访便拿出来炫耀一番。于是单纯的设计不再那么好忽悠了。传统的CI时代开始没落。

在我们团队创业之处时,我邀请到了早晨设计的创始人魏来。在与他的沟通中,他第一句问我的是:你们现在做什么呢?我说做品牌设计。他惊讶并摇头说:你们该做点不一样的啊,作为一个新创业公司怎么还做我们十多年前的东西。

当时我不以为然。而现在我坚定的占在了他那边。的确品牌设计是他们创业时候的基于,他们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商业形态适合当时设计行业的模式,而我们当下创业的公司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设计商业模式才是。

可是排除他们那个时代的大创意广告传播与大CI模式,我们又该走怎样的路呢?

E、我们目前的灵鹿设计团队,有这样三种业务形态。1、常规的品牌设计业务,以接单为主。2、自品牌产品。3、自己给自己brief,然后与商家寻求合作。

A、在互联网创业公司盛行的当下,很多平面设计师参与到了UI与交互设计当中,这是与互联网公司业务接洽的开始,我想作为平面公司还可以为互联网公司更加深入的合作。

B、有自己的工具,做一个有内容的公司。长期以来设计行业中每个设计公司都提供着同样的设计服务,大家都做logo,大家都做广告做创意做视频做动 画。没有一个能让客户只选择你,只能与你平等合作的东西,我想设计公司到了该做内容的时候了。比如云来live app,一个基于微信的传播媒体。当然很多人会说他们是互联网公司,但我认为作为传播行业的土著民,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先想到呢?为什么不是诞生于我们行 业?技术问题吗,可是我们现在也为很多客户做了很多live app。这不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传统思维的局限,是自己的画地为牢。云来有了live app后开始推广自己的新传播方式,可以给各客户提供新的传播渠道。这些对于客户来说是很有趣很有意义的事情,你将从很多普通的设计公司中凸现出来,业务 变得不再被动。

C、跨界已经不再是个新词。马云教英语的做起了电子商务现在也开始涉猎大物流、google与 百度从搜索到涉猎智能硬件,他们眼中好像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教英语的老罗也开始做起了锤子手机。反观设计行业,平面设计做着图形的事,影视公司做视频, 动画公司做动画,当然早已很多设计公司拥有了各种设计人才,他们可以分工完成各种形式的设计。其实早就应该破除这样的界限。各行业中大家都在专注为最终目 标群体解决问题的时候,设计行业还在说我做平面的不能做3d。当然分工能够更加专业,我讲的是作为市场的商业形态,当下更需要的是能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设 计公司,客户压根不介意你用的是ps还是3d,看重的是结果。我想各种形式的设计能力都具备这是设计公司最基础的配置,然后构建能与新的传播技术新的互联 网技术对接,能给客户解决新问题的团队是当下应该积极思考的。

我很喜欢国外的一家设计公司IDEO,他们倡导设计思维,他们不局限在设计的具体手段和工具上,他们用设计思维,通过流程体验为客户解决系统问题。

D、创意产品化。当下BAT的庞大布局,已经让传播让渠道变得容易,从而产品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家都在倡导匠人精神,都在争做产品家。我想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E、我们目前的灵鹿设计团队,有这样三种业务形态。1、常规的品牌设计业务,以接单为主。2、自品牌产品。3、自己给自己brief,然后与商家寻求合作。

对于我们而言当下是最好的时代,属于我们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切需要我们自己探索,没有参照。拷贝一个东道正邦,拷贝一个奥美电通的时代过去了,一切从新开始….

u=364397611,3916868751&fm=26&gp=0.jpg 聊聊平面设计行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3张

谢谢耐心阅读,望探讨。

彭林。1987年生于四川,中国青年设计师,北京灵鹿设计创始人。

在北京早晨设计,任职项目主管,主要负责重要项目的设计服务。

创办灵鹿设计。主要服务于墨迹天气、AA租车、全城热恋与海南航空等一线客户。立足当下中国经济,探索在互联网技术下的新视觉形式与传播方式,致力于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品牌改造。

作者:@彭林-灵鹿品牌设计

原文来自:优设


平面设计北京四川中国青年设计师
版权声明

1、本网站非盈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我们将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原文明确注明“禁止转载”我们一定不会转载。

2、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为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任何透过本网站网页而链接及得到资讯、产品服务,本网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4、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请在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著作权,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本站内容为传递信息使用,仅供参考,不构成营销建议。

6、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谢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295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网站建设_网站优化就上正旭传媒

https://www.kuaichez.com/

| 粤ICP备2023017355号—2

Powered By 深圳正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看更多资讯

欢迎您光临魁元网络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