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研究用户是新媒体运营的必修课,但并不是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都这样看。已故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经高傲地说:“人们不知道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正因如此,苹果公司从不依靠市场研究。”“微信之父”张小龙则认为:“需求只来自你对用户的了解,不来自调研,不来自于分析,也不来自于讨论。”于是,不少人盲目跟从“大神”这番言论,把研究用户环节当成可有可无的鸡肋,最终使自己迷失了方向。
其实,乔布斯并非完全无视用户的需要,恰恰相反,他率领苹果的设计师、工程师开发iPhone系列智能手机时采取了大量用户测试结果,最后才找出最佳方案。此外,腾讯微信团队的一位产品研发人员在《微信,是怎么过来的(2010-2015)》一文中指出,“微信的每一步,都是用户的需求导向,并非市场或运营导向”。
由此可见,优秀的互联网产品与成功的新媒体营销都不可能脱离用户研究。特别是在消费者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的今天,细分用户群体是必然之举。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上网购物的网民规模突破4亿人,达到41325万人,增长率为14.3%,网民使用率为60%;使用手机网购的网民规模多达33967万人,增长率为43.9%,网民使用率为54.8%。然而,尽管有不少新媒体获得了上百万粉丝,但是跟中国网络用户的总人数比依然是九牛一毛。
平心而论,社交媒体上的每一次“全民狂欢”,实际上只是全中国一部分人在活跃,沉默者仍然是大多数。新媒体运营者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你无法取悦所有人,只能赢得一部分人。不过,这一小部分人实际上可能数以万计。只要能充分开发其消费潜力与传播潜力,运营者就能吃饱喝足。
营销的成功取决于多个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赢得市场受众的支持。新媒体运营者必须弄清楚自己想服务的对象是谁,然后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消费偏好、上网习惯、具体需求,以此来确定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方向。
版权声明
1、本网站非盈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我们将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原文明确注明“禁止转载”我们一定不会转载。
2、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为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任何透过本网站网页而链接及得到资讯、产品服务,本网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4、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请在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著作权,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本站内容为传递信息使用,仅供参考,不构成营销建议。
6、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谢谢。
- 上一篇: SEM搜索词常见问题有哪些?
- 下一篇: 魁元网络:如何判断一个关键词的竞争性?
发表评论